数字影像与智能计算实验室

• 数字影像与智能计算实验室2011年底由曾卫明老师创建,隶属于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孔薇、夏斌等老师的研究方向,2013年申报成立了上海海事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创新团队,现已发展为“海事视频图像处理与智能分析”创新团队。团队成员包括2名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及若干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实验室拥有高性能服务器3台工作站9、脑电采集设备1套及若干高性能PC机等仪器设备。实验室面向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航运智能信息处理及高性能计算基础理论及应用等展开研究,努力培养高水平的信息分析处理科技人才,向社会提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 在传统的海事信息处理研发中,该实验室团队立足于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及高性能计算基础理论,运用计算机视觉的相关方法进行船舶目标识别、船舶流量统计、船舶异常检测、船舶吃水线刻度识别、船舶仪表盘刻度智能识别以及港口集装箱箱号自动识别等研究,并将相关研究算法集成在可视化软件系统中。在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特色研究中,结合学校的港航特色及自身脑科学研究的基础,该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基于fMRI技术的海员群体脑功能成像的研究,旨在为海员心理健康体检及航运安全作业预警提供定量性的评估标准,促进海员身心健康和航运作业安全。该研究已在各媒体、工博会、中海集团进行了广发报道。目前该项研究已逐步向全栈式、多模态、职业适应性评估大模型方向发展,研究进展顺利。最近,“视频卡口船舶碰撞智能态势感知与提醒”和“海员脑可塑性与职业适应性评估大模型”等2项成果已在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展板形式在展会上展示。

• 实验室团队先后负责承担国家、省部级纵向及企业委托等项目20多项,参与国家级、国际合作项目10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会议中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得1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及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