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立斐,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中国密码学会高级会员。
Email: Lfwei@shmtu.edu.cn
个人简介
2014年入选上海市人才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2015年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排名1)。201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3),201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4)。2篇论文入选Web of Sciences的高被引论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以及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等10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与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 Security, 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 Information Sciences和《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信评审专家、上海市科技专家库专家、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专家库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上海分部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及大数据安全与隐私计算专委会委员、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信息安全专委会委员等,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nformation Sciences、IEEE Network Magazine、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通信学报、信息安全学报等期刊的专职审稿人。
研究方向
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隐私保护、云计算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区块链
招生信息
有意报考课题组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请尽早与我联系,确定研究方向和名额;
研究生6-8人/年;
要求:
品行端正,努力好学,对信息安全的研究与探索充满激情和兴趣;
缺乏进取心、混学位的同学请不要联系。
教育背景
2007.09—2013.01,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博士。
2005.09—2007.07,北京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获理学硕士;
2001.09—2005.07,北京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获理学学士;
科研项目(部分)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61972241),密态数据的隐私计算及在深度学习中的外包数据挖掘研究,2020.1-2023.12,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61402282),面向海洋数据传输安全的可聚合密码理论及应用研究,2015.1-2017.12,主持;
3.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2ZR1427100),面向多源异构海洋数据挖掘的分布式机器学习关键技术研究,2022.4-2025.3,主持;
4.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18ZR1417300),密态遥感图像的安全搜索与外包计算研究,2018.6-2021.5,主持;
5. 上海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3692106700),基于隐私增强技术的可信数据跨境流通机制与安全评估方法研究,2023.3-2024.2,主持;
6. 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编号:14YF1410400),海洋观测系统中数据传输模型与安全机制研究,2014.7-2017.6,主持;
代表性论文
[1] CryptCloud+: Secure and Expressive Data Access Control for Cloud Storage. 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 2021, 14(1), pp: 111-124. (SCI, CCF-A, 通讯作者)
[2] MP-BADNet+: A Backdoor-Attack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Protocol among Multi-Participants in Private Deep Neural Networks. Peer-to-Peer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15(6): 2457-2473, 2022. (SCI, 二区期刊, 通讯作者)
[3] Auditable $\sigma$-Times Outsourced 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 for Access Control in Cloud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 Security. 13(1), pp: 94-105, 2018. (SCI, CCF-A, 通讯作者)
[4] A Secure Data Forwarding Protocol for Data Statistics Service in Multi-Hop Marine Sensor Networks. Fundamenta Informaticae. 157, pp: 63-78, 2018. (SCI, 第一作者)
[5] PSDAAP: Provably Secure Data Authenticated Aggregation Protocols Using Identity-Based Multi-Signature in Marine WSNs, Sensors. 17(9), pp: 2117-2132, 2017. (SCI, 第一作者)
[6] Security and Privacy for Storage and Computation in Cloud Computing. Information Sciences, 258, pp: 371-386, 2014. (SCI, CCF推荐期刊, 第一作者)
[7] 半可信云服务器辅助的高效隐私交集计算协议. 软件学报, 2023, 34(2): 932-944. (CCF的A类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8] 面向隐私保护的集合交集计算研究.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2, 59(8): 1782-1799. (CCF的A类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9] 机器学习的安全问题及隐私保护.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0, 57(10): 2066-2085. (CCF的A类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10] 高效且恶意安全的三方小集合隐私求交协议.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22, 59(10): 2286-2298. (CCF-A中文期刊, 通讯作者)
[11] 一种安全的多帧遥感图像的外包融合去噪方案.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54(10): 2378-2389, 2017. (CCF的A类中文期刊, 通讯作者)
[12] 一种基于Henon 映射的加密遥感图像的检索方案. 软件学报, 27(7): 1729-1740, 2016. (CCF的A类中文期刊, 通讯作者)
申请/授权发明专利
1. 一种基于Arnold混沌映射的遥感图像加密检索方法,专利号:ZL 201610590717.5,授权
2. 一种遥感图像的安全外包去噪方法,专利号:ZL201710089139.1,授权
3. 一种针对多针遥感图像的安全外包融合去噪方法,专利号:ZL 201710388580.X,授权
4. 一种多时相高光谱遥感图像的安全外包搜索方法,专利号:ZL 201710358007.4,授权
5. 一种用于高速加密的新型对称型密钥算法,专利号:ZL 201710013364.7,授权
6. 针对隐私保护神经网络模型的后门攻击的检测与识别方法,专利号:ZL 202110190542.X,授权
7.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辅助的高效隐私集合交集计算方法及系统,专利号:ZL 202110174708.9,授权
8. 一种基于近岸物联网的多源海洋数据安全融合与统计方法,专利号:ZL 202011011074.7,授权
9. 一种基于安全两方计算线性回归算法的数据隐私保护系统,申请号:202011004265.0
10. 一种基于秘密共享和随机扰动的隐私保护线性回归方法,申请号:202110322472.9
11. 基于隐私保护的加密人脸特征匹配方法,申请号:202011313539.4
12. 一种基于非共谋双云服务器的隐私保护外包数据KNN算法,申请号:202111266709.2,
13. 一种面向隐私保护神经网络模型的多标签后门攻击检测与识别方法,申请号:202111266694.X
14. 一种基于秘密共享的遥感图像外包降噪方法,申请号:202011120824.4
15. 一种多源数据的高效外包聚合及指定获取方法,申请号:202111612193.2
软件著作权
1. 面向云存储的多类型文件加密共享与访问控制系统, 登记号:2019SR0234304, 2018年12月11日
2. 基于区块链的水产品溯源系统, 登记号:2019SR0755469, 2019年5月10日
3. 基于AWS云存储的企业文件加密与访问控制系统,登记号:2020SR0676574,开发完成日:2020年4月20日
4. 面向多类型文件的身份基加解密系统,登记号:2020SR0729471, 开发完成日:2020年4月28日
5. E_VOTE电子投票系统V1.0, 登记号:2020SR0728467,开发完成日:2020年5月3日
6. 手写体阿拉伯数字图像识别系统V1.0,登记号:2020SR0728460,开发完成日:2020年5月6日
7. 基于安全两方计算的心力衰竭辅助预测系统,登记号:2021SR098004,开发完成日:2020年2月3日
8. 基于SSE的加密数据搜索系统V1.0,登记号:2021SR0980005,开发完成日:2021年4月15日
9.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水产品可信溯源防伪系统V1.0,登记号:2021SR1054713,开发完成日:2021年4月25日
10. DeepGuard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数据隐私保护智能后门防御系统V1.0,登记号:2022SR1342592,开发完成日:2022年1月10日
11. 面向加密数据的多模式机器学习预测对比系统V1.0,登记号:2022SR1342594,开发完成日:2022年5月2日
12. 音分AMC音乐分析平台V2.0,登记号:2022SR1342593,开发完成日:2021年11月22日
13.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众筹系统,登记号:2023SR0158976,开发完成日:2022年1月10日
14. 面向隐私保护的密态人脸识别系统,登记号:2023SR0169728,开发完成日:2022年4月15日
成果荣誉
1. 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9)
2. 2021年Web of Sciences高被引学术论文(通讯作者);
3. 201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4);
4. 201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3);
5. 2016年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排名1);
6. 2016年上海市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奖(排名1);
7. 2015年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排名1);
指导学生获奖
1. 2022年“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 2022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金奖;
3. 2022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
4. 2022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
5. 2022年上海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一等奖;
6. 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二等奖;
7. 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上海赛区一等奖;
8. 2021年第六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赛二等奖;
9. 2021年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上海赛赛区三等奖;
10. 2021年“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12. 2020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三等奖;
12. 2020年“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13. 2020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金奖;
14. 2020年“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15. 2020年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三等奖;
16. 2019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
17. 2019年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二等奖;
18. 2017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
19. 2017年“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20. 2016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
更新日期:2023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