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前沿论坛(第三期):粒计算及计算机应用成功举办

2022年11月 26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上海计算机学会主办,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的上海市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前沿论坛(第三期):粒计算及计算机应用成功举办。本次论坛邀请了同济大学苗夺谦教授、山西大学钱宇华教授、南京大学黎铭教授、重庆邮电大学夏书银教授、天津大学朱鹏飞副教授五位专家学者作特邀报告。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周日贵教授、同济大学赵才荣教授共同担任本次论坛主席,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朱昌明副教授主持了论坛,会议采用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

首先,论坛主席赵才荣教授进行了开幕致辞,他对五位报告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和各位专家及同行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展师生科研视野,促进学科进步发展。之后各位报告嘉宾在开幕合影后,依次进行了精彩的报告。

同济大学苗夺谦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行人搜索技术研究进展”。苗教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行人检测与行人再识别问题。然后指出了现有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快速R-CNN的端到端框架,然而,由于快速R-CNN 的并行结构,抽取的特征来自于区域候选网络的提案,而不是预测标定框,所以,影响了行人搜索的准确率。最后,介绍了一种采用粒计算思想,序贯端到端网络——SeqNet。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显著提升了行人搜索的准确率。

山西大学钱宇华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机器学习可解释性研究现状及思考”。钱教授在报告中提到,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诸多领域的共性基础与关键技术,机器学习理论、模型与算法的可解释性关乎到人们可否可信有效地使用人工智能。报告在总结归纳机器学习可解释性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针对该问题进行的一些尝试性探索,以期引起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学术思考与战略思考。

南京大学黎铭教授报告的题目为“软件挖掘:智能化软件开发的有效途径”。黎教授在报告中提到,随着软件系统日趋变得庞大和复杂,软件质量保证变得尤为重要。软件挖掘凭借其能够根据需求自动总结不同软件数据内在规律以对软件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提供决策支持,现已成为现代软件工程适应当今软件迅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黎教授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软件挖掘技术在软件质量保障任务中的研究进展。

重庆邮电大学夏书银教授作的报告题目是“粒球计算:一种高效、鲁棒的、自适应的多粒度计算模型方法”。夏教授在汇报中详细介绍了该团队在基于王国胤教授的多粒度认知计算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了粒球计算理论方法。该理论使用超球体(粒球)来实现“大范围首先的”人脑认知机制,通过粒球来覆盖和度量样本空间,实现粗粒度的学习输入以及多粒度关系度量,能够自适应地实现高效、鲁棒的人工智能计算模式,并能够自适应地模拟现实世界的多粒度特性。夏教授的报告重点介绍了粒球计算在粒球分类器、粒球粗糙集和粒球模糊集等的最新进展。

天津大学朱鹏飞副教授作的报告题目是:“基于伪标签的弱半监督学习”。朱老师在报告中指出作为弱监督和半监督学习任务中增强监督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伪标签噪声和错误累积降低了模型的泛化性和鲁棒性,如何生成和优化无标记数据的伪标签是基于伪标签的弱半监督学习的关键。之后朱老师详细介绍了其团队提出的面向伪标签增强的自监督学习、多任务学习、渐进式学习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在可进化的智能无人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本次论坛的圆满召开有利于推动国内粒计算相关领域的研究,邀请的五位权威专家与参会人员对粒计算领域的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对推动该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线上参会代表
图 1  线上参会代表
同济大学苗夺谦教授作报告
图 2  同济大学苗夺谦教授作报告
山西大学钱宇华教授作报告
图 3  山西大学钱宇华教授作报告
南京大学黎铭教授作报告
图 4  南京大学黎铭教授作报告
重庆邮电大学夏书银教授作报告
图 5  重庆邮电大学夏书银教授作报告
天津大学朱鹏飞副教授作报告
图 6  天津大学朱鹏飞副教授作报告


返回原图
/